国际人士谈新中国70年发展成就 中国的规划经验为世界提供范本
讲述亲历故事见证辉煌历程(风从东方来,——国际人士。谈新中国70年发展成就)
中国的规划经验为世界提供范本
(巴西!)罗尼·林斯
中国政府的“五年规划”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。中国政府保持了政策的连贯性,从而得以年复一年、、坚持不懈,完成了众多关;乎国计民生的大项目;。这种短期与。长期规划的有效对接,正是中国政,府坚持不懈地认真做事、做实事的表现。
2011年,我跨越1!.8万公里首次前往中国。,在广州参加一所高校举办的研、讨会。除了惊叹于中国城市的繁荣和人民的友好外,令我印象最深的是,几乎所有、的中国研究人员都在谈论自己未来几年的;工作和学习规划。当时我非常疑惑:中国的研究人员为什么要自我加压、制订如此具体的计划呢?
此后几年,我又陆续走访了中国的众多省份,慢慢找到了答案。在山西参观当地中小企业时,我听!到负责人;对未来产品!销售量、创收额等乐观期待;到甘肃偏远的乡村,农民朋友也信心满满地计划要攒多少钱、盖多大房子、把孩子送到重点大学深造等等。在中国,制定宏伟蓝图和详尽的实施步骤,这已成为各个行业的标准做法,并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。追本溯源,这种文化的形成在于,中国政府制定!政策有着严格的计划性和连续性,最典型地体现在中国的“五年规!划,”上。在西方很多国家,执政党走;马灯般轮换,执政纲领虎头蛇尾,所建项目常常半途而废。中国政府的计划性和,执行力让人钦佩。
从“;一五”计。划的鞍山钢铁公;司,到“十三五”规划的“超级工程”港珠澳大桥,,中,国政府的“五年规划”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。阶段性规划与长期目标相辅相成。在五年规划的基础上,中国、又创造性地制定了、更长远的规划。改革开放之后,中国曾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“三步走”战略目标。现在,前两个目,标已经实现。在此基础上,2012年中国又提出: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!社会,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。2017年,中共十九大在重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,创造性地提出之后“两步走”的战略安排,为中国描绘了新蓝图。
实际上,很多大项目的实施并不是孤立的“!五年”,有的甚至跨越了多个“、五!年”。中国政府保持了政策的连贯性,从而得以年复一年、坚持不懈,完、成了众多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项目。比如促进西藏长期发展的“世纪工程”青藏铁路,从1958年西宁至格尔木段开工建设,到格尔木至拉萨2006年全线通!车,前后历时48年,几乎跨越了10个“五年规划”。说到底,这种短期与长期规划的有效对接,正是中国政府坚持不懈地认真做事、做实事的。表现。在一些国家,类似于港、珠澳大桥、青藏铁路等这类巨大工程可能需要上百年建设。
再举一个例子,、新中国成立之后,政府就一直致力于扶贫工作。这项任务极其艰巨。。新中国成立初期,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。此后,、中国政府多次实施土地制度改革。尤其是1978年开启改革开放以来!,政府,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,、提升了中国农业生产力,为农村贫困人口减少提供了很重要的制度保障。
在实现7亿多人摆脱贫困的成绩上,中国政府又蹄,疾步稳地提出:2018年。和2019年分别减少1!000万贫困人口的计划。如此锲而不舍,2020年全部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必将如期实现。
中国的规划经验为世界提供范本,值得其!他国家尤其是,发展中、国家学习。特别值!得一提的是,中国提出的共建“一!带一路”已经结出合作共赢的丰硕果实:相关国家的基础设施大幅改善,带动当地有效就业,提升了相关国家自主发展能力。中国一直倡导互惠互利、合作共赢,他们积累的发展经验从不吝惜与他国共享,这种负责任大国的担当。,值得点赞。
(为巴,西中国问题研究。中心主任,本报驻巴西陈效卫采访整理)
中国的发展具有根基!和生命力
(埃及)穆赫辛、·法尔贾尼
70年来,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在为人民谋幸福,为国家谋发展。中国秉持开放心态!,但不盲目照搬照抄,而是,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,创造性地走出一条有,中国特色的发!展道路。
我和中国结缘是因为一本东方游记。书中所描绘的中国社会、中国文化、中国风情让我充满兴。趣和好奇。当时我正在读高三,心里暗想:大学要是有中文专业就好了。幸运的,是,1977年,埃及恢复了高校汉语教学。原计划填报开罗大学文物学专业的我,在得知消息后马上改变了!想法,。最终,我被艾因·夏姆斯大学中文系录取,成为该校恢复中文专业后的首批大学;生。
。1987年,我到北京语言学院(现北京语言大学)学习中文。那时,北京的物资还不太丰富。记、得我当时费了好大劲、找了很多地方才买到胶卷相机。如今,中国民众几乎人手一部先进的智能手机,随手就能拍下美好时、刻。中国发生的变化完全!是翻天覆地。很多城市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,行人熙熙攘攘,处处能感受到发展的脉动。
之后我!又10多次访问中国。我到过发达的大城市,也游历过偏远的乡村,每一次都能看到不一样的变化。中国如此迅猛的发展让我对其原因;颇感兴趣。,我致力于翻译中国文学作品,希望从中探究出中国;智慧,并将这些智,慧推介到阿拉伯国家,让更多人能从中了解中国成功发展的秘!诀。
《论语》《诗经》《。左传》《战国策》……这些中国古文典籍中蕴含了为人、为学、为政的丰富智慧;。70年来,中国从一个基础落后的国家稳步发展成为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我认为这是源于中国没有割裂传统,没有忘记国家之本。70年来,中国共产党,和中国政府始终在为人民谋幸福,香港澳门6合开彩开奖网站记录为国。家谋发展。
中国秉持开放心态,但不盲目照搬照抄,而是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,创造性地走出一条有中国特、色、的发展道路。“借鉴。先!进经验但不简单移植”,这给了我很大的启示。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,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,没有高低之别,更无。优劣之分。文明之间要对话,不要排斥,;要;交流,不要取代。
我经常将读到的。一些启迪人心的语句抄在本子上,有空时就拿出来揣摩体会。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”这句话!深深地打动了我,这。种以民为本的思想让中国的发展具有。根基和。生命力。
现,在,埃及有越来越多的青年汉学家和。翻译家投身于译介与研究中国当代文学。在埃及的书店里,中国作家的书比比皆是。究其。原因,是!因为越来越多的埃及、读者渴望了解中国。中国,当代文学作品恰恰是反映中国时代变迁的一面镜子。
从读一本书引起我对,中国的好奇,到现在从事中国文学。翻译工作30余年,我对中国的热爱随着对其了解而更加深厚、与炽烈。和中国的缘分让我的生活丰富多彩,也将伴随我一生。
(为埃及艾因·夏姆斯大。学语言学院中文系副教授,本报驻埃及景玥、黄培昭采访整理)
中国将继续创造更大的奇,迹
(印度)沙海丽
;经过70年的持续发展,中国经济社会!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。新中国成立70年来,中国找到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。中。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新中国70年取得全方位伟大成就的根本保证。。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中国将继续,创造。更大的奇迹。
我最初!接触中文始于印度加尔;各答的中国学院。这所学院隶属于,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在西孟加;拉邦和平乡建立的国际大学,是印度研究中国文化的重要机构之一。中国学院里挂着中国各个时代的书。画。我的儿童时光大多。是在这些中国画的熏陶中度过的。高中毕业后,我选择了中文作为大!学专业,本科一年级在中国学院学习,第二年转入印度尼赫鲁大学中文系。
在尼赫鲁大学学习期间,我经常参加中国驻印;度大使馆的一些活动。2007年,我参加了。第六届“汉语桥”,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印度赛区比赛。这些学习和经历让我对中国国情和、文化有了较丰富的了解,我学中文的兴趣愈发浓厚。
在尼赫鲁,大学读书期间,我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经验有了很多认识,赞叹不已。经过70年的持续发展,中国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。可以说,。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取得如此大规模综合发展成就的发展中国家。以环境保护为例,我考察过上海苏州河的治理。当地建立了河长制度,河长将责任落实到各个河。段,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管辖河段的责任,几个月后苏州河的治理大。为改善。中国的政策执行力之强从,这个案例可窥一斑。为了解更多中国在环境治理方面的经验,为印度提供相,关借鉴,、我选、择中国环境治理探究作为博士论文的研究方向。
随着去中国访学和旅游的。次数不断增多。,我对中国的。了解也更加深刻。。我注意到中国养老社区发展迅速。。老年人生活丰富多彩,一起跳广场舞,一起做手,工,一起组团旅游等。这些文体活动有效地促进了老年人身心健康。这一现象也反映出,中国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,老百姓在追求美好生活方面有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。
新中国成、立70年来,中国找到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。,尤其在改革开放过程中,中国的中央政府在顶层设计上发挥了主导作用,地方政府发,挥能动性,在工业化发展、环境治理等各个方面充分落实中央决策,形成了。上行下效、上下同心的良好局面。再以,户籍制度为例,每个省区市都制定了适合本地区的户籍政策,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落户,推动当地经济发展。
我对中国的!重拳反腐印象很深刻,“打虎拍蝇”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在惩治腐败问题上的坚定决心和强大行动力。正是通过一系列类似的举措,中国共产;党始终保持。自我革新的能力。可以说,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新中国70年取得全方位伟大成就的根本保证。相信在中国共!产,党的领导下,中国将继续创造更大,的奇迹。
(为印度国立伊斯兰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研究中心教授,本报驻印度、苑基荣采访整理)
见证一个伟大民族的复兴进程
(罗马尼!亚)白罗米
新中国70年的发展成就令人钦佩。中国人民,的;友好、勤劳、俭朴和;自力更生等优秀品质深深感染和影响着我。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越来越丰富多彩,我非常幸运能够在文学中见证!并记录这些变化,我也为中国人民取得的巨大。成就由衷感到高兴。我相信只要真诚相待、不断发扬,罗马尼亚和中国的友谊就能不断增色。
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;我与中国的关系,“缘分”二字恰、如其分。我出生在罗马尼亚普通工薪阶层家庭。上世纪7、0年代初,罗马尼亚政府决定选几个小学进行外语试点教学。我所在的小学恰好成为当时唯一的汉语试点小学,因此我从7岁就开始,学习汉语。。我对汉语学习投入了极大的热情,所有与中国有关的东西都深深吸引着我,亲朋好友都开玩笑叫我“中国姑、娘”。
彼时的我还不知道学汉语会对我的人生产生如此深!远的影响。我不记得自己最!初为何对中文如此着迷。也许是中文歌曲,也许是对中!国的向往,但可以肯定的是,被激;发出来的热情伴随了我一。生。当时在罗马尼亚考大学很难,开设中文专业的大学更少,且每四年才招生一次,但我在填报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文专业。1。983年,我被布加勒斯特大学外国,语言文学系中文专业录龋
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罗马尼亚的生活物资还!比较匮乏,能拥有一件中国商,品是非常骄傲的。;我在读书的时候便有了一支中国“熊猫牌”钢笔。之后的十几年里、,它一直是我挚爱的宝贝。今天,中国商品在罗马尼亚更加受欢迎,“中国制造”也。在从日常生活用品向高科技产品转;变。新中国70年的发展成就令人钦;佩。
中国的文学作品、对,于罗马尼亚民众来说并不陌生,尤其是中国一些古典名著都曾被翻译成罗马尼亚语,且广受欢迎。不过,当地民众对,新中国成立后的现当代文学知之甚少、。这是促使我从主要翻译中国古代!哲学转向翻、译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原因。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,我翻译了大批中国现当代作;家的作品,在罗马!尼亚获得很好的反响。2017年,我获得罗马尼亚作家协会颁发的最佳译著奖。2018年,我又获得中国颁发的第!十二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。几年前,一位罗马尼亚的中学生在看完我翻译的一部作品之后找到我,感谢我让他认识到中国文学的多样性,激发了他对中国的兴趣和热情。我为此感到欣慰。
1992年,我、读博士期间第一次去中国交流学习;。在踏上中国土地的那一刻我。突然意识到,中国已经成为我人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多。年来,在学习和翻译中文的。过程中,中国人民的友好、勤劳、俭朴和自力更生等优秀品质深深感染和影响着我,可以说是中文塑造、了今天的我。我的精力有限,不可能把所有的中国优秀文学作品介绍给罗马尼亚读者,但让我非常骄傲的、是,在过去的30年里,我培养了大批罗马尼亚的中文爱好者和翻译家。我的女儿现在也是一名年轻的中文翻译。我相信只要、真诚相待、不断发扬,罗马尼亚和中国的友谊就能不断增色。
我一开始是从文学中了解中国的,中国文学的发展能,折射出中国社会过去70年间发生的变化。;中;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;生活都越来越丰,富多彩,我非;常幸运能够在文学中见证并记录这些变。化,我也为中国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由衷感到高兴。
今年是新,中国成,立70周年,也是罗马尼亚与中国建交70周!年。70年来,无论是中国还是罗马尼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汉语教学在罗马尼亚,蓬勃发展,目前仅在孔子学院学习汉语的人数就突破了1.2万人。2、017年,罗马尼。亚教育部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,一些学校新设汉语学分课程,为罗马尼亚青年学生学习汉语提供了更多平台!。我非常高兴能成为推动中文走向世界的一分子,也非常荣幸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见证一个伟大民族的复兴进程。
!(为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,本报、驻波兰于洋采访整理)
《人民日报》(2019年08月;14日17版)